“中國芯”突破口
發布時間:
2022-07-28 17:47
來源:
根據IHS Markit數據,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國,2018年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需求規模達到138億美元,增速為9.5%,占全球需求比例高達35%。預計2021年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59億美元,年化增速達到4.8%,略高于全球增速。龐大的市場需求量,也意味著這本土廠商擁有很大的進口替代空間。
目前,國內功率半導體產業鏈正在日趨完善,技術也正在取得突破。根據Yole數據顯示,在技術和工藝水平較低的二極管和BJT器件方面,中國功率半導體廠商的供應率接近50%。但在功率半導體的核心部件IGBT模塊、IGBT單管和MOSFET領域,國產廠商的產品自給率平均只有38%。
長城證券的研報分析認為,MOSFET和IGBT有著優良的特性以及廣闊的應用前景,預計將成為未來5年增長最強勁的半導體功率器件,且進口替代空間巨大。
隨著工業、汽車、無線通訊和消費電子等領域新應用的不斷涌現以及節能減排需求日益迫切,我國功率半導體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在國家政策利好下,功率半導體將成為“中國芯”的最好突破口。
而近年來國內功率半導體廠商已有不少嶄露頭角,并在布局高端領域上做了長足準備。
上周(8月19日),聞泰12英寸車規級功率半導體自動化晶圓制造中心項目正式落戶上海臨港。該項目總投資120億元,預計達產后年產能36萬片。自2019年聞泰338億元完成對全球知名半導體IDM公司安世半導體的收購后,也一躍成為國內功率半導體行業的龍頭。
總部位于荷蘭奈梅亨的安世半導體有60多年半導體研發和制造經驗,其前身為飛利浦半導體標準產品事業部。安世半導體年產能超過1000億顆(全部為車規級產品),在各個細分領域均處于全球領先,其中二極管和晶體管出貨量全球第一、邏輯芯片全球第二、ESD保護器件全球第一、汽車功率器件全球第二。
這筆收購的完成,也使得中國廠商躋身于全球前20大汽車半導體廠商之列。且由于汽車半導體供應鏈和產品驗證周期形成的高壁壘,全球汽車半導體產業格局非常穩定,具有規模量級的新玩家并不多,目前全球超過2億美元的汽車電動化趨勢下,功率半導體單車價值量增長最快。
另外,華潤微也是目前國內擁有全部主流MOSFET器件結構研發和制造能力的主要企業,生產的器件包括溝槽柵MOS、平面柵VDMOS及超結MOS等,是目前國內少數能夠提供-100V—1500V范圍內低、中、高壓全系列MOSFET產品的企業。根據IHS Markit的統計,以銷售額計,華潤微在國內MOSFET市場中排名第三,僅次于英飛凌與安森美。
此外,還有捷捷微電,其在晶閘管與防護器件細分領域國內市占率達45%,僅次于ST、NXP等海外巨頭。還有像揚杰科技、臺基股份,華微電子、斯達半導、新節能等國內廠商近年來也都成長快速。
而未來隨著國產廠商的快速成長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供應鏈國產化的緊迫性將越來越強。提升技術和產品,布局高端核心部件將是功率半導體“中國芯”突破的重要方向。
相關新聞
07-28
根據IHS Markit數據,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國,2018年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需求規模達到138億美元,增速為9.5%,占全球需求比例高達35%。預計2021年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59億美元,年化增速達到4.8%,略高于全球增速。龐大的市場需求量,也意味著這本土廠商擁有很大的進口替代空間。
07-29
2019國際電子電路(深圳)展覽會將于2019年12月4日至6日舉行,前稱為國際線路板及電子組裝華南展覽會。今年展會除了覆蓋深圳會展中心的1、2、4號展館以外,還增加了一個全新的展館-9號館及部分3號館的展位。本屆展會展覽面積超過67,500平方米,接近3,500個展位,規模再創新高,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屆展會。
07-28
今年7月特斯拉Model3上險數達1.1萬輛,連續月銷過萬;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上險數達0.9萬輛,環比增長9.0%。中汽協數據顯示,7月國內新能源車產銷分別完成10萬輛和9.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6%、19.3%。新能源汽車7月銷量增速的由負轉正,結束了去年7月以來連續12個月的負增長。
07-28
8月28日消息,在華為北京城市峰會2020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發表演講稱,雖然國內芯片產業7nm及以上工藝上受到制約,但中國現有的半導體體系可以滿足新基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業務的需求。